Skip to content

引言

这个贴子是从本帖作者(以下用“我”代指)的实际遭遇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 warning:本贴子包含大量主观臆断,谨慎采纳,不喜勿喷。

为什么科研

我在实际参与科研时经常会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参加科研。科研是很累、很苦而且很可能没有任何结果的。如果你无法接受,请不要参与科研,不然你会在失败中崩溃。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在科研中坚持下去,就必须要找到自己参加科研的理由。就我观察本科生参加科研的主要目的有:可以保研,获取奖学金加分,有利于考研,有利于找工作,有利于装逼。本贴子将会对科研在这几个领域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明确参与科研的目的。

保研

首先,截止到 2025 年上半年,cuit 没有保研的资格,所以你是 cuit 的 2025 年在校学生,保研就别想了,这一条是为了给后面的学生。

保研的要求和加分点主要包括:平均成绩,四六级(六级一定要过),竞赛(挑战杯和大创),技能证书(计算机二级,CPA 等),科研(论文,专利,科研项目)等等。如果你想使用科研实现保研,那么你的野心就要大一点,不要只是局限于保研到本校,因为保研保本校只需要平时成绩够高并且六级过了就行,你没必要为了保到 cuit 而付出这么大的努力。

作为 cuit 的学生,如果你想去 985 完成人生的逆袭,那么一篇 sci 论文是你最好的敲门金砖,有了它你可以战胜任何面试老师。导师其实严格来说不是老师而是老板,老板最看重的就是你能给他带来什么。一篇一作或者二作的 sci 可以向他们证明你已经拥有了独立科研的能力,他可以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再多培养你。类比一下就相当于你已经在某公司完成了一些重大项目并且有多年工作经验,而其他只是成绩好没什么项目经验的春招秋招来的实习生,你的竞争力将变得相当大。

所以对于想保研去好学校的 cuit 学生来说,科研将会是你战胜其他竞争者的关键。

如果你能力不够不足以以第一或者第二作者在本科发表 sci 论文也不用伤心,这是正常的,没有任何人能够打包票你一定能在科研中做出成果,这时候你可以退而求其次:sci 期刊不行就 EI,EI 不行就中文核心,中文核心不行就发专利。如果你实在无法自己完成科研可以适当抱大腿,找老师帮忙找研究生学长学姐帮忙蹭一蹭,人际关系也是科研重要的一环。必须必须注意!!!如果你的科研成果是蹭的,自己本身没有参与多少,就一定要在面试前狠狠的了解你的科研成果,不然当面试老师问你关于你科研成果的内容而你什么都无法回答的时候,你可能会直接完蛋。

加分

我的意见:不推荐只是为了奖学金加分而进行科研,过于费时费力,收获太少了,就算是国家奖学金也就一年 8000 块,实现加分还有其他更轻松得方式比如比赛,四六级等。

没必要为了打蚊子而使用核弹。

考研

科研在考研中的逻辑和保研类似,都是向你的老师证明你有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但是不同的是考研要经过一次残酷的考试。如果你选择考研这条路,那么科研只能在复试中起到作用,而考研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你需要权衡考研和科研的收益和比重。科研在考研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锦上添花,你过不了复试线什么都完了。

但是,要是你过了复试线,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科研的你将会在复试环节有相当的竞争力。同时这里也要注意,如果你的科研成果是蹭的,自己本身没有参与多少,就一定要在面试前狠狠的了解你的科研成果,不然当面试老师问你关于你科研成果的内容而你什么都无法回答的时候,你可能会直接完蛋(重要的事情多说几遍)。

工作

我的意见:如果不是研究性岗位,不推荐使用科研提高竞争力。科研确实可以提高你在找工作时的竞争力,但是找工作和读研究生不同,研究生老板需要你能写论文做科研项目的科研能力,企业老板需要你完成工作的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不能换算。所以为了找到工作,你与其参与科研不如多在学校里做一些实际项目,多刷两端实习。企业想要的真真实实的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实际项目的能力,而这些用科研并不能很好的体现。

装逼

正如我上文所说,科研太他宝贝的累、苦而且风险高了,我们可以坚持下来就是因为各种各样不得不做科研的原因。而科研为什么而存在呢?对于我来说科研可以让我创造从来没有出现的东西;理解从来没有人能够理解的理论;发现从来没有人发现的真相,而这让我无比开心。我的设计被领域中的专家认可并发表,我的想法被写成文章放到网上供人参考,这些让我无比着迷。我也不吝啬于分享这些想法,所以我周围的同学都认为我在装逼。

如果你也有如此幼稚的想法,那么科研对你来说不是工具而是目的,科研本身就是你科研的原因,希望你能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