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差";
在某国,大部分人大学之前的所有选择以及知识,都已经被学校安排好了,你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走,就能获得不错的成果;
但是到了大学,这一切都被推翻了; 大学有大量的资源以及知识,不去主动探索是很难以获取的;
因此我觉得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信息差";
当别人成果已拿,已然"开奖", 此时方知,光阴虚度,悔时晚矣;
此处不便多说;
收益最高的两件事
大学阶段收益最高的两件事:其一是保研,其二是实习;
除此之外的所有东西,包括 项目 绩点 竞赛以及获奖,都是为这两者服务或是以这两者为目的的;
而这两者的最终目的,是秋招和读研,是你本科阶段的"成果";
绩点 竞赛和获奖,关乎保研,可以让你直接提升学历,拥有更好的"出身";
项目和实习经历,关乎秋招,可以让你在"相对低"的难度下获取更好的工作;
"能,也不能"
首先,本文以下内容只涉及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与任何有老师参与的院级组织和校级组织无关; 毕竟,老师能直接给予一定的资源;
也就一句话:你所参与的组织能给你带来上述内容吗?
如果不能,那么你的一切经历,都只是过家家; 有用,但是别人也能学会,不具备稀缺性;
那么,实验室能吗?
能,也不能;
能的话,在于这边有学长学姐的亲生经验以及内推资源,带着你做项目,分享考试和学习经验;
实验室还能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和学习氛围,提供免费的自习室,给你一个冬暖夏凉的学习环境;
不能的话,在于,计算机专业深度内卷,不是有实力就能有出路的; 有实力的人太多了,能找到机会以及抓住机会的人却太少;
有些事情,"不上秤,没有三两重,上秤了,千斤也打不住";
我说的其实就是存在于各行各业的,"能不配位"问题:很多"正式员工"或者"名校学生"或者"研究生", 若换到"今年", 再次进行一次面试,进行一次考试,都很可能无法通过;
应试与实践,终究是两码事;
这种事情,说不好的; 机遇无常,同学希望好好把握吧;
我至今仍然觉得 HR 捞我面试是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一些奇怪的名词解释
稀缺性
稀缺性在于,你即使有能力,也未必能"进去", 因为他十分需要运气,需要机遇;
你进去之后,即使失去了能力,你也不会被"踢出去";
比如,中国的高考,期末考试的"能力与知识"检验,中国的考研,985211 评级的名牌,体制内的工作等等,还有秋招这种"伪稀缺";
声明 !!!!!!!
以上纯代表写稿人个人观点,无关实验室;
放弃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阿门~